文/周燃
(作者周燃,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,青年评论员;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、荔枝网独家约稿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
春节的热闹尚未完全消散,返工人又踏上了新一年的征程。在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,高铁成为出行首选。今年的高铁,除了整洁、快速、安静这些固有优势外,还被无数乘客贴上了“好吃”的标签,“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了”“高铁才是真正的中国米其林三星”等话题登上热搜。小车厢,大世界,从地方特产到家常便饭,从精致小吃到豪迈大餐,从自带食物到特色外卖,慰藉着返工人的胃,更慰藉着他们的心。
网友分享的高铁美食。图/凤凰周刊
高铁餐饮的升级是社会发展变迁的生动缩影。在绿皮火车时代,春运饮食以泡面、火腿肠为主,追求便捷与饱腹;在高铁刚兴起时,很多乘客也更习惯上车时自带面包“对付两口”,吃什么、怎么吃,似乎只是旅途中相对潦草的“副本任务”。如今,餐饮成为高铁服务的重要内容,从日益丰富的高铁盒饭,到“高铁零食三件套”——西梅、酸奶、牛肉干,再到精准快速的外卖跑腿,无不折射出服务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提高。
高铁餐饮“华丽转身”的背后,是以“高品质”赢得“好口碑”。以“高铁零食三件套”为例,“西梅果肉饱满、酸甜开胃,奶酪香甜且有颗粒感、奶香味足,牛肉干香辣可口、油油润润、嚼起来不费劲”,不少乘客表示,虽然价格相对较高,但“物有所值”。除了零食外,高铁上的正餐同样日益丰盛和美味,凤尾虾、苏式排骨、巴沙鱼……品种更丰富、营养更均衡、品质更讲究的“高铁餐”,让一些网友表示,“以后出远门再也不用提前买面包了,而且还很期待吃一顿高铁上的饭”。
除了高铁的自带餐饮外,高铁外卖的兴起进一步将高铁变成了“美食专线”。例如,在12306点餐区,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已是基础配置,和府捞面、米村拌饭等也纷纷入驻。更吸引人的是,高铁穿梭于祖国大地,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也“纷至沓来”——从济南的煎饼、西安的凉皮、武汉的热干面,再到线下常年排队的紫光园酸奶、茶颜悦色奶茶、笨萝卜炒菜等,都可以通过外卖或跑腿的方式精准送到座位。从此,沿途的站点不仅是“路过了”,更是“吃过了”;高铁之旅也不仅是单纯的赶路,更是一次“美食探索”。
在高铁餐饮的美味之外,我们也要看到同样热气腾腾的“人情味”。比如在推销过程中,“高铁零食三件套”坚守“不买没关系,尝一尝,好吃再来”,只要乘客伸手,就能免费品尝。有的售货员还会自导自演、与乘客互动,甚至抽取“幸运旅客”,提供独特的情绪价值。此外,高铁上的“流水席”,也是一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们,带着各自家乡的美食和文化习俗相聚在高铁上,相互分享、相互交流,畅叙恳谈、和谐融洽,让“人情味”进一步烘托“美食味”。
更快、更稳、更安全,这些是我们对高铁最初的认识,也是始终不变的期待。而“高铁流水席”的“出圈”则让我们发现,原来高铁还可以“更美味”。从更快到更香,从更“好坐”到更“好吃”,折射出的是出行服务的创新和延伸,也是人们生活品质和出行体验的不断提升。高铁不仅可以更有速度,还可以更有“温度”;不仅可以风驰电掣,也可以“热气腾腾”。
“高铁流水席”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,却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社会意义。在未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、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、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,高铁美食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,为出行带来更多惊喜和享受。这是高铁的味道,更是时代的味道。我们的生活,不就是这样越来越好的吗?
欢迎关注荔枝锐评(lizhirp)公众号: